妇女受孕后,由胎盘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分泌产生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60~70天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维持至分娩后。
39疾病百科
绒毛膜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继发于葡萄胎、流产或足月分娩以后。其发病情况大约为0.0001%~0.36%,少数可发生于异位妊娠后,多为生育年龄妇女。偶尔发生于未婚妇女的卵巢称为原发性绒毛膜癌。
发生的机会为5%~20%的葡萄胎恶变成恶性葡萄胎或绒毛膜癌,多数在葡萄胎清除后6个月内发生,但亦有葡萄胎未排出之前就发生恶变者。恶性葡萄胎虽具有恶性肿瘤特点,但治疗效果及预后均较绒毛膜癌为好。
绒毛膜取样术是用一根很细的针穿刺胎盘组织,取出适量的绒毛组织,进行细胞或遗传方面的检查。
HCG是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所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它的主要功能是:维持黄体及降低母体淋巴细胞的活动,防止对胎儿的排斥反应。
阴道癌是指发生在阴道部位的恶性肿瘤。阴道癌常常是继发性的,可自子宫颈癌直接蔓延,或来自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及绒毛膜癌,另外膀胱、尿道或直肠癌亦常可转移至阴道。
生殖道肿瘤(genital tract tumors),妇女最常见的起源于生殖道的皮肤转移癌为卵巢(4%),子宫内膜(4%)和子宫颈(2%)。躯干骨盆区和脐部为这些皮肤转移癌的主要部位。
外阴转移性癌多来自宫颈癌、子宫内膜癌、阴道癌和绒毛膜癌,经阴道累及外阴,或经淋巴、血行转移而来。 转移性外阴癌很少见,占外阴恶性肿瘤的8.3%~12.5%。
阴道的恶性肿瘤常常是继发性的,可自子宫颈癌直接蔓延,或来自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及绒毛膜癌,另外膀胱、尿道或直肠癌亦常可转移至阴道。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很罕见,约占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1%。
脉络膜血管丰富,血流缓慢,眼内又无淋巴管道,全身性肿瘤可经血运转移至葡萄膜,其中尤以脉络膜最为常见,占葡萄膜转移性肿瘤的50%~80%。
推荐搜索
39健康网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5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拖动滑块,使图片角度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