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问答 百科 药品 医院 医生
  1. (Ⅱ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肾小管酸中毒(PRTA)又称Ⅱ型肾小管酸中毒,其特点为:①当血中碳酸氢盐(HCO-3)浓度正常时肾小球滤过的HCO-3大部分被排出,HCO-3重吸收减少。

    39疾病百科 

  2. 肾小管性酸中毒

    肾小管性酸中毒(proximal renal tubular acidosis,PRTA)又称 Ⅱ型RTA。

    39疾病百科 

  1. 小儿肾小管酸中毒

    肾小管酸中毒(proximal renal tubular acidosis,pRTA)是肾小管因各种继发因素(药物、毒物损伤、胱氨酸储积病、Wilson病)和(或)先天原因,导致肾小管碳酸酐酶功能障碍及

    39疾病百科 

  2. II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本征为肾小管重吸收碳酸钠功能减退,致血中该盐降低,呈现高氯酸中毒

    39疾病百科 

  3. I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I型肾小管性酸中毒系远端肾小管功能缺陷,不能在肾小管腔液与管周液之间建立起有效的PH梯度,泌氢及生成氨减少,使氢离子滞留体内,致产生酸中毒。家庭者以成人女性比较多见,婴儿型为短暂,好转后很少复发。

    39疾病百科 

  1. 肾小管性酸中毒

    肾小管性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RTA)是由先天遗传缺陷和各种继发因素导致肾小管回吸收碳酸氢钠或/和远端肾小管排酸功能障碍的一种代谢酸中毒

    39疾病百科 

  2. 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

    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是指小儿发生肾小管性酸中毒的一系列症状的疾病。

    39疾病百科 

  3. 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distal renal tubular acidosis),亦称经典型RTA(DRTA,ⅠType RTA),是由于远端肾小管泌氢障碍,尿NH4+ 及可滴定酸排出减少所致的疾病。

    39疾病百科 

  1. 混合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混合型RTA,是兼上述两型Ⅰ、Ⅱ型RTA的临床特征并存。有人将本型分为混合型和Ⅲ型RTA两种。认为混合型兼有Ⅰ、Ⅱ型RTA两者之临床特征,被称为Ⅱ型RTA的亚型。

    39疾病百科 

  2. Ⅳ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Ⅳ型肾小管性酸中毒(type Ⅳ renal tubular acidosis),又称高血钾型肾小管性酸中毒。是醛固酮不足或拮抗所致。

    39疾病百科 

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别名:Ⅱ型RTA,近侧肾小管酸中毒,近端肾小管酸中毒(Ⅱ型)

相关部位:

传染性:无传染性

症状: 生长缓慢 乏力 厌食 骨软化 多尿

并发症: 代谢性酸中毒 低钾血症

相关检查: 尿胱氨酸 血液生化六项 心电图 尿β2微球蛋白

临床表现:   一、症状  本病症状通常较轻,表现为生长迟缓,营养不良,易乏,软弱无力,厌食、多尿、烦渴或有低钾...

39健康网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5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拖动滑块,使图片角度为正

请求失败,请重试